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V.Pareto)在对19世纪应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进行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之后,在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的社会财富分配的统计资料做分析时,这种现象反复出现。这些数据足以证明社会财富的分配模式是不平衡的,而且这种不平衡是可以预期的。
这就是“二八法则”,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世人开始对“二八法则”深刻了解,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了,应该归功于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吉普夫和罗马尼亚裔的美国工程师朱伦。
1949年,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吉普夫发现了“最省力法则”,那就是对“二八法则”的重新发现与解释。他的“最省力法则”说的是:资源总是会自我调整,目的是使工作量减少。而大约20-30%的资源,与70-80%的资源活动有关。
后来,罗马尼亚裔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Mr. Joseph H.Juran)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在产品品质中隐含着“80/20法则”。在他的倡导和实践下,“80/20法则”成为全球品质革命的中心思想。
以后,“二八法则”也被人们叫做“柏拉图法则”、“柏拉图定律”、“80/20法则”、“80/20定律”、“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等。
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家“维尔法度·柏拉图”首创的一种分析方法。
柏拉图在解决问题流程时提出,在完成鱼骨图分析及资料搜集后,要使用次数分布技术,区分“少数重点因素”和“大量微细因素”。
柏拉图分析背后的理念是把数据按次序排列,一般以柏拉图表展示。
柏拉图在解决问题流程时提出,在完成鱼骨图分析及资料搜集后,
要使用次数分布技术,区分“少数重点因素”和“大量微细因素”。
这种分析法是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家“维尔法度·柏拉图”首创的。目的是把一大堆数据重组,排列成有意义的图表,从而指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和优次关系,我们姑且称之为“柏拉图分析法”。
柏拉图分析背后的理念是把数据按次序排列,一般以柏拉图表展示。跟棒型图表一样,柏拉图分析展示的是分布,所不同的是,棒条的排列是由多至少。柏拉图表用一条累积连瞃,代表直
轴棒条的百分比总数,从左至右一直累积上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