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语》是本什么样的书?
《论语》是本聊天的书,东拉西扯,没固定话题。谁和谁聊?孔子跟他的学生聊。怎么聊?用当时的白话聊。
我的经验,谈话,人一定要少。两人最好,沏壶茶,面对面,促膝谈心。三人也行,顶多加一人,两人说话,一人歇着,三人轮着说。再多,就乱了。
孔子和学生谈话,就是这样谈,不像现在这样,一坐一大屋子,光我一个人说,完全是一言堂。他的学生很多,但参加谈话的人数有限。孔子常说“二三子”,登堂入室,有资格跟他在屋里谈话的人本来就不多,能真谈的人更少,一般也就两三人在座,顶多四个,像“四子言志”章,加一个弹琴的,跟崔永元《实话实说》那样,一边说话,一边弹琴,弦歌一堂。他们谈话很随便,有时坐屋里聊,有时在屋外散步,边走边聊。读《论语》,大家知道,孔子散步,常去一地儿,叫舞雩台,是个西周的古迹。舞雩台在曲阜鲁城外,孔子从家里出来,往南走,走不多远就到了。
怎么读《论语》?
第一,最好的读法就是尊重原书,《论语》是什么书就当什么书读。这世上有俩孔子,死孔子是圣人;活孔子不是圣,只是人。我是拿他当人。孔子是个姓孔的“子”,当时的“诸子”是知识分子,我是拿他当知识分子。他的真实身份是思想家和社会批评家,不是传教士和心理医生。
第二,要放松,不必一本正经,或激动得直哆嗦。不读就有的崇拜,最好搁一边儿。现在,革命已经被传统代替,孔子是传统的代表。大家鼓革命热情读《论语》,是把孔子当符号——反孔子就是反传统。我希望,大家不要用这样的心情读《论语》。
《论语》是语录体、袖珍本,篇幅比较长,相当于把《周易》《老子》《孙子》三本书加一块儿,有一万五千多字。今天,报刊杂志约稿,五千字只是短文,下笔万言是常有的事,但搁古代,五千字就够一本书了。
《论语》是怎么编起来的?
大家可以读一读郭店楚简的《语丛一》《语丛二》和《语丛三》。这些书,不但形式与《论语》相似,内容也相似,有的地方,连话都一样。它们都是写在古尺七寸的短简上。
郭店楚简
还有八角廊汉简的《论语》。这是西汉晚期的《论语》,也是写在七寸简上。东汉,五经是用二尺四寸的大简抄,《论语》是用八寸的短简抄。抄《论语》用短简,这是传统。战国的《论语》还没发现,估计也是七寸简。
《论语》是孔门谈话的语录,话说出来,怎么记?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一种办法是当场记。典型例子是“子张书绅”。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你们走到哪儿都别忘了。子张没带笔记本(竹简或木牍),急中生智,从腿下一撩,记在绅上。钱存训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帛书,不妥,但确实是写在帛上。什么是绅?邹鲁缙绅之士,是孔孟之徒的别称,简称绅士。中国的绅士,系裤腰带的方法是腰上转一圈,下面拖一截儿,拖下来的这截儿就叫“绅”。西方不一样。西方的绅士,是穿西服,系领带,脖子上面绕一圈儿,下面拖一截儿。现在,庄重场合,我们穿的都是“胡服”,西服革履打领带。我看电视,易中天说,孔子的苦恼是没处讲话,如果活到现在,他最想的怕就是上《百家讲坛》。如果孔子上《百家讲坛》,你没带笔记本,也可以记在领带上。这是当场记。
山东沂南东汉画像石
还有一种是事后追记。颜渊好学,白天不说话,晚上一人躲屋里悄悄复习,没准记点什么。别人比较懒,可能是很久以后才想起来记。记反了、记拧了,也说不定。
这些记下来的东西,不管是当场记录,还是隔了好久才回忆起来,或者再从什么写好的东西里面摘出点什么,都是《论语》的原始资料。后来,大家对对笔记本,把这些材料,挑一挑、拣一拣、整理整理,就成了《论语》。
《论语》的话,杂乱无章,分篇跟卖韭菜似的,多少钱一把那么分,篇题也是拈篇首语为题,纯粹是标签。书既然是乱的,最好拆开来读:纵读之,当孔子的传记读;横读之,按主题摘录读。南怀瑾说,《论语》的分篇分章,处处都有埋伏,绝对不能打乱了读,这是崇圣的心理作怪。蔡尚思说,《论语》要打乱了读,这才是对的。
《丧家狗:我读〈论语〉》目录
《论语》中的话,不皆精粹,很多都平淡无奇,不必刻意求深,以为字字珠玑,后面必有深意。特别是有些话,就算很有深意,当时人明白,后人也读不懂。
《论语》中的话,很多都是掐头去尾,前言后语不知道,谈话背景不清楚,硬抠是抠不出来的。我建议,读到这种地方,不妨猜一猜,猜不出来就算了,别钻牛角尖。
读《论语》,最傻的读法,就是拿它当“意识形态”。好好一孔子,不当孔子理解,非哆哆嗦嗦当圣人拜,凡有损圣人形象处,非拐弯抹角,美化之、神化之、曲解之。
比如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大家说,孔子怎么会轻视少数民族?比如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大家说,孔子怎么会轻视妇女?
前一段话,古人说什么的都有,简直像游戏,这里不必说。后一段话,原文没什么难解之处,但大家就是想不通,孔子是圣人,他怎么会轻视妇女,把伟大之女性和缺德的小人绑一块儿?难道他没妈?
他们替孔子着急,非把“女子”读为“汝子”(还有解为“竖子”的),“小人”解为小孩,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实,孔子也是人。人类轻视妇女,那是几千年一贯制。孔子周围的人,全拿妇女不当人,怎么就他例外?
还有,我们读《论语》,谁都不难发现,孔子很孤独,也很苦恼。孔子晚年,不说话。子贡安慰他,“子如不言,小子何述?”他说,“天何言哉”,老天就不说话。不说话,多憋得慌。很多人非拉他当心理大夫,岂不可笑?
《论语译注》(简体字本)
研究《论语》,曲解丛生,主要是崇圣的心理在作怪,关键是文化立场问题。历史上的汉宋之争,义理考据之争,是次要问题。义理派和考据派都有心理问题,前者比后者的偏见更多。现在的尊孔读经派,光煽情,不读书,研究水平,绝对比不上杨荣国、赵纪彬、蔡尚思。他们喜欢骂“五四”,骂鲁迅。但我对“五四”和鲁迅却充满敬意。鲁迅说,“ 救救孩子”(《狂人日记》)。我说,“ 救救孔子”。大家别以为,“五四”就是骂孔子,其实它是救孔子。
历史上捧孔子,有三种捧法,一是围绕政治,讲治统,这是汉儒;二是围绕道德,讲道统,这是宋儒;三是拿儒学当宗教,这是近代受洋教刺激的救世说。三种都是意识形态,说是爱孔子,其实是害孔子。我是反其道而行之:去政治化、去道德化、去宗教化。
知识分子讲话,要去三化。研究历史,这是大忌。这三条不去,用孔子的话说,是其愚不可及也。
老百姓想听什么你就讲什么,还要知识分子干吗?我把一句话撂这儿:
愚民者必为民愚。
2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司马迁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神难画,圣人也难画。人和神什么关系?也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画得太像人,没有神圣感;画得太不像人,又成了妖怪。
孔子什么样?古人说,他脑瓜像尧,眼睛像舜,脖子像禹,嘴巴像皋陶。尧的脑瓜是大脑门,舜的眼睛是两瞳仁,禹的脖子不知什么样,皋陶的嘴像马,朝前努。旧说孔子“圬顶反首”,“圬顶”据说是中间凹一块儿,四边高,中间低,像个盆儿似的。“反首”,我怀疑是大脑门,好像后脑勺长前边,跟年画上的老寿星一样。古人说他脸盘大。荀子说,他的脸是螃蟹脸。还有人说,他是驼背。这些说法很离奇,但有一点,古人是众口一词,这就是孔子的个头儿。他们都说,孔子膀大腰圆,腰围三尺四,身高两米二,和穆铁柱、姚明的个头儿差不多。
古代相面,一般是以形求神,更高是遗形取神。
孔子过郑,独立郭东门,有个郑人给他相面,说他上半身像圣人(尧、舜等人),下半身像“丧家狗”。那年,孔子正好六十岁,特有涵养。别人讲什么,好听不好听,不重要,重要的是,话是不是真话——他要听真话,听人家的真实感受,这叫“耳顺”。郑人的话,不好听,但是真话,他听了,一点儿不生气,说“形状末也”,外貌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这就是遗形取神。
《累累说圣图》
孔子的“神”是什么样?主要是无家可归。他这一辈子,颠沛流离,精神无所托。郑人的比喻很传神。
孔子晚年,有所谓“七十自述”,等于他的自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谁都往自己头上安,其实和谁都无关,只跟孔子有关。我们要注意,它的头一字是“吾”。既然是“吾”,可见是讲自己,不是讲别人。他没说别人能活多长,活到多少岁会怎么样,该怎么样。他这一辈子,活了七十三岁,比一般人长。这是事后追述,带有回忆性质,不是什么人生规划。人无法按计划生活。
孔子回顾自己的一生,他是掐整数,基本上是十年一截十年一截往下讲。这个十进制的习惯,现在也有。比如三十岁叫三张,四十岁叫四张。一张,是一张十块钱的钞票。这是打比方。
(一)我们先讲头两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孔子这一辈子,三十岁以前是一段。孔子生于鲁,爸爸是宋国移民(第三代移民),妈妈是鲁国人。他三岁丧父,是妈妈拉扯大的,受妈妈影响更大。十五岁很重要,是古人上大学的年龄。古代只有小学和大学,没有中学。小学学什么?主要是认字识数。大学学什么?主要是礼乐。他“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十五岁有志学礼乐。孔子从小好礼,玩游戏都是演礼,但正式学是这一年。什么叫“三十而立”?我们要看孔鲤趋庭的故事。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三十而立”是说精通礼乐才叫“立”。孔子出名是三十岁,出名就是以“知礼”名。当时,齐景公和晏婴到鲁国访问,连这两个大国的领导人都向他请教礼,可见他的学问不得了。
这一阶段,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这一段。
《昭公赐鲤图》
(二)“四十而不惑”是讲什么?
前面,我们说,孔子三十岁就在鲁国得大名。他在鲁国学成,开始招学生。子路等人就是他最早的学生。还有一个,也很重要,但不在七十子之中,是孟懿子,他是鲁国的三大权臣(三桓)之一。我猜,孔子出山,就是靠他推荐。
孔子三四十岁,主要是教书。这一段,也可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教”。读书是自娱自乐,教书是助人为乐。教书也很快乐。
读书、教书,共同点是什么?是让脑筋开窍,既使别人,也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不再犯糊涂。这就是“不惑”的意义。
孔子三十四岁,想上大地方。这一年,他去了当时最大的地方——洛阳,据说是向老子问礼。第二年,还去齐国,想在齐国找工作。工作没找到,但在乐上有收获。“闻韶”,是听古典音乐,他说,“三月不知肉味”,听音乐比吃肉都香,别提多享受。
孔子问道于老子,张旺绘
孔子在礼乐两方面,真是开了眼。
(三)“五十而知天命”,这段话有点神秘,我来解释一下。
孔子读书,孔子教书,目标很明确,是要出来当官,自己当官,派学生当官。他们家是个干部训练班。
孔子是哪一年当官的,很清楚,是五十一岁。他在家里摩拳擦掌二十年,就盼这一天。这一段,我也给了一个字,就是“仕”,“学而优则仕”的“仕”。
孔子说的“天命”是什么?说穿了,很简单,就是出来当官。孔子读书和教书,当时的书,主要是三大古典,一是《诗经》,二是《尚书》,三是《周易》。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是学《易》学到五十岁,自己给自己算命,我该出来当官了。
《孔子诞生2540周年》纪念邮票
孔子当官,先是当中都宰,给鲁昭公修墓。鲁昭公客死他乡,就是归葬于此。这个地方离孟氏的封邑很近。
第二年,他当少司空,是孟懿子的助手。孟懿子是大司空,他是少司空。这个工作,当是出于孟懿子的推荐。
孔子当大司寇,是他人生的顶峰,也是其苦恼的开始。司寇管司法,司空管工程,古代的司寇,常让犯人造兵器、修城墙,干土木工程,这两个官职有关联。
他在这个位子上干了三年,主要政绩是堕三都,不是修城墙,而是拆城墙,拆三桓的城墙。结果得罪齐国,得罪鲁君,得罪三桓,不得不退出政坛。
(四)“六十而耳顺”。
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是五十五岁。五十五到六十岁,在卫国活动,在卫国当官。六十岁这一年,卫灵公死了,卫国有继承人危机。孔子避乱,离开卫国,开始周游列国。他历经曹、宋、郑、陈、蔡五国,到达楚国边境的叶县,目标是投奔楚国——南方最强大的国家。叶公嫌他老,没辙,他又原路返回,回到了卫国。
他这一段的特点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游”。
孔子周游列国,是其人生最惨的一段。他在鲁、卫当官很苦恼,这一段更苦恼。一是当官的全都无道,大坏蛋下面是中坏蛋,中坏蛋下面是小坏蛋,坏蛋里面挑好蛋,已经挑不出来,用坏蛋反对坏蛋也很徒劳。二是有道德的全都跑了,路上撞着,不是冷嘲热讽,就是疯疯癫癫,没人听他的。
他老人家倒是脾气好,甭管人家怎么说,一律“耳顺”,什么话都听得进去,尤其对隐士逸民,不但不生气,还表示理解,对他们很尊重。
因为他明白,要说冰清玉洁,还是这些人。
《在陈绝粮图》
(五)“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十八岁,孔子回到鲁国,他想回家,但没有家。孔子太倔,不能忘情于政治,但政治却忘了他。孔子的晚年,其实很凄凉,最后一个字,应该是“悲”。
他说,七十岁的他,想干吗干吗,什么都中规中矩,好像彻底自由。但实际上呢,他生命的最后六年,年年都是“眼泪泡着心”。
六十九岁,他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他放声大哭。
七十一岁,哀公获麟,他“伤麟觉道穷”,也放声大哭。
七十二岁,他最喜欢的学生颜渊死,他呼天抢地。
七十三岁,子路战死戚城,被人剁成肉泥,他也呼天抢地。
颜渊、子路的死让他深受刺激。他说,看来是老天成心不让他活了。四个月后,子贡来看他,他又是老泪纵横,最后死在家中。
《子贡庐墓图》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个怀抱理想的人。理想是什么?是周公之梦。鲁国有个看城门的人,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很对。他奔走呼号了一辈子,终无所遇,一直到梦不见周公。
他这一生,五个字——学、教、仕、游、悲,最后一个字是“悲”。
他是个悲剧性的人物。
(上文节选自《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序,中华书局2022年5月出版)
【钤中华书局印】《丧家狗:我读〈论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