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歧视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是指产品的供给方在面对不同的消费者或者服务接受者,收取不同价格的经济学现象。
价格歧视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假定生产者知晓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大货币量,通过完全的信息进行产品定价,获得全部消费者剩余的行为。并据此进行产品定价的行为。这种形式的价格歧视几乎不可能发生,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商家的确可以知道大多数消费者的最大购买意愿。
2.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也叫数量歧视。厂商是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的不同来确定价格,通常买得越多,价格越低,比如我们去买水果,苹果3块钱一个,商家说买两个5块钱。再或者,许多快餐店推出了饮品第二杯半价,这都是二级价格歧视。
3.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简单来说是因地定价。指厂商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设置不同的价格。例如,景区的水和雪糕要比外面超市的雪糕卖得贵,离产地近的榴莲要卖得比北方便宜,当然,这也需要考虑运输成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