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正式出炉。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通过170家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17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分别对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进行打分,来体现各个城市的商业魅力。
快来看看,你所居住的城市商业魅力如何呢?
首先是大家基本公认的一线城市榜单,上海以141.8的魅力指数高居首位,北京的137.69紧随其后,广州则以108.16排名第三,深圳的103.42在一线城市中排名末位。
与去年相比,四个城市的座次发生了轻微的变化。
上海延续了前一年的势头,继续雄踞榜首,国内外知名度都很高,导致商业资源相对集中,确实为上海加分不少。不过北京也不甘示弱,以微小的差距紧紧跟在上海身后。
广州则完成了对深圳的反超,到了第三位。作为颇具盛名的千年商都,商业魅力是这个城市最为显著的特征,超过还较为年轻的深圳也是情理之中。
在过去十年的榜单中,上海超过北京的有三次,北京超过上海的则有七次,广州超过深圳有八次,但深圳超过广州只有两次。由此可见,哪怕多年来稳坐一线城市,商业魅力的竞争也仍然激烈。
下面我们继续来看新一线城市的榜单,与一线城市榜单的基本无争议不同,15个新一线城市的榜单每年都会衍生出不少话题。
成都以超过10分的优势,蝉联了新一线城市的榜首。不过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比如有人说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中有不少人来自成都,所以对成都有所偏袒。
但通过商业魅力五大指标的成绩来看,新一线城市中,除了城市人活跃度第一名被杭州拿下,剩下四项指标的第一均是成都,成都的实力也确实不俗。
相比前一年的榜单,合肥重新晋升为新一线城市,被取而代之的则是沈阳首次掉出了榜单。
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去年的经济增速高达9.2%。靠着政策带动与高新企业的合作共赢,合肥充分发挥了长江经济带板块的区域优势,成为中国新一代的科技之城,在未来全国新一线城市的商业竞争中,合肥的实力决不可小觑。
新一线城市中唯一的东北城市沈阳,这次掉出了整个榜单。面对东北各个城市发展的问题,对于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次榜单中缺乏了东北城市的身影,看来急需相关专家学者研究和思考一下,东北经济如何重新焕发活力。
此外,对比去年的榜单,西安以一分的微弱优势首次超过了武汉,身处华中地区的郑州则超过南京,来到了排名的第七位。
西安和郑州的表现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30个二线城市的榜单。从一线跌落的沈阳和从三线晋升回来的保定,成为了这份二线城市中的新面孔。
虽然沈阳从一线城市跌落,但二线城市的第一却并非沈阳,而是昆明。昆明在往年也曾进入过新一线城市,但与其他新一线城市相比,实力还有所差距,所以并不稳定。
而前河北省省会保定,具有良好的商业基础条件,可能其他指标不如一众二线城市,但随着雄安新区的发展,从未来可塑性这个指标上看,保定入选二线城市就显得名副其实了。
二线城市的榜单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的城市超过了一半。包括一些省会城市,GDP也打都超过了万亿元,像福州、济南、南通、无锡等。看来即使是二线城市,手上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三四五线城市的榜单。
三线城市有70个,相对有名气的有广西桂林,海南三亚,湖南岳阳,广东汕头,新疆乌鲁木齐等,除了几个省会城市、首府城市外,多数是中西部省内排名二三位的城市,再或者东部省份中相对落后的城市。
四线城市则有90个。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二的鞍山,虽然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但没想到只是一个四线城市。此外比较知名的还有河北秦皇岛,湖北黄冈,江西景德镇,广西北海等。
五线城市为128个。这上面就有太多没见过的地名了,比如一些来自新疆、内蒙古、广西等地区的小城。
中国的国土面积庞大,拥有超过600个城市,这份榜单中只有337个,还有小半部分的城市未进入榜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还得为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奋斗。
不过,在这份榜单中,你所居住的城市属于几线呢?
写在最后:
近两年旅游业受影响较大,有些以旅游经济为主的城市,其商业发展就会比较萎靡,所以有些名声在外的城市反而排名靠后,甚至上不了榜单,也在清理之中。
不过话说回来,世界上没有绝对客观的榜单,最一个城市的认知,排榜者或许还不如本地人更加深刻,各位看官你认为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