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付费1元,就可以抽取一个联系方式,或者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存入“库”中,等待“有缘人”抽取——这是近期风靡的脱单盲盒的“玩法”。
脱单盲盒风靡一时
真实信息难以保障
脱单盲盒最初以摆摊形式出现,大多设在商场、夜市、学校等人流较多的地方,且设备和玩法都很简单:1张桌子,分别贴有“男”“女”字样的两个盒子,花1元钱可以拿走1个别人的联系方式,也可以放入自己的联系方式。
随后,售卖脱单盲盒的“脱单便利店”在北京、天津、广州、重庆、济南等地纷纷出现,盲盒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价格不等,店内工作人员会按照生日、星座等进行分类排列。
据一位盲盒交友摊贩介绍,一些人存的信息可能是别人的,也可能是与自己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信息,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很难核实。
“小程序后台难道不审核这些盲盒信息吗?”李琳有点不解。
嗅到商机引流变现
层层盈利类似传销
单身男女想要的“邂逅爱情”,成了商家眼中的“风口生意”,引流变现是他们生财的方式之一。
随后,有工作人员在群里介绍如何推广取得收益。
在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任超看来,脱单盲盒中“拉人头”层层盈利的模式,像极了传销,也类似于微商的分销。“现实中,有许多人通过盲盒中的联系方式,联系到的人多半是微商。脱单盲盒是分销产品,性质与传销仅一线之隔,一不小心就容易踏上违法犯罪道路。”
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加强审核刻不容缓
脱单盲盒的出现增大了单身男女相互认识的概率,但背后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据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分局桃沟派出所民警杨俊楠介绍,根据以往办案经验,这类玩法一般会让参与者提供个人照片、简介、联系方式等,可能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而且很难保证商家不会将这类信息挪作他用。这些小程序在技术层面也很难确保数据储存安全,存在信息数据被盗取的风险。同时,消费者也容易被人利用,掉入“杀猪盘”、电信诈骗陷阱。
他们认为,脱单盲盒的个人信息提供方和被提供方都应当有必要的审核,防止衍生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上海恒衍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艳辉提出,要警惕商家换个名头继续经营的行为,平台在审核的时候不应当仅仅就店名进行审核,还要对其实质性内容加强审核。经营脱单盲盒的商家务必遵守平台规则,不要以投机取巧的方式躲避审核,避免风险发生,并且商家收集到个人信息后应当严格遵守保密原则,除了按照规则提供外,不得向其他任何人提供收集到的个人信息。
“目前来看,脱单盲盒是一种新兴事物,面对其带来的诸多潜在风险,相关职能部门对其可能出现泄露、售卖大量个人隐私信息、数据的行为,应在技术层面和平台规则层面予以约束。”任超说,经营脱单盲盒的商家则要探索出一条合法合规的发展路子,这样才不会让脱单盲盒昙花一现,成了一时“玩物”。
对于具有交友需求的年轻人来说,杨俊楠提醒,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在交友过程中,一定不要随意出示自己的个人信息,防止骚扰和诈骗。
“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区等各级组织也可以增加一些多形式、高趣味、强互动的线下活动,以满足当前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可靠放心的渠道多了,自然就减少了此类‘盲盒式’社交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任超说。
(张守坤 赵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