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其他年节相比,老北京元宵节的习俗算是最多的一个,大伙儿都知道的有吃元宵,猜灯谜,挂灯笼,赏灯,所有区都加在一块儿,少说也得有二三十种,而元宵节的原配是北京人在这天都会点灯,满城都是灯火,过去传说正月十五这一天,天帝动怒,降下一场大火
于是北京人在这一天,都讲究点花灯,放鞭炮,让北京城看起来成了一片火海,只有这样,天帝才会收手,从此点花灯,放鞭炮,就成了北京人正月十五最原始的习俗,后来还衍生出了赏灯,看灯,猜灯谜,等一系列跟灯有关系的活动
回忆老北京,西河沿的灯会主要以赏灯,看灯为主,而宣武区琉璃厂,厂甸上的灯市则是以买卖灯笼的店铺居多,不过闹花灯的热闹劲儿,一般也就是正月十五前后这几天,甭看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能让北京孩子疯玩好一阵子
想起小时候过正月十五,老北京人都特别感慨,老家儿给自个儿买一小灯笼儿,回到胡同里,一个灯笼大伙儿一起玩儿,难免有个磕碰损坏,而在北京土著的记忆中‘混战’更是时有发生,于是比自个儿大的哥哥姐姐,只能自个儿动手做灯笼
自个儿糊的灯笼必然没有外边卖得像样儿,但哥哥姐姐的灯笼一旦制作完成了,老家儿就会把全家人都叫到一起,开启一个游戏环节,它是正月十五的压轴大戏,也就是相声里说的猜灯谜,对于孩子来说,一个灯笼能让他们兴奋半个月,一两分钱的奖励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正月十五的年味儿
但同样是灯笼,在大人的眼中,又有了新的故事,很多古装剧中的男女主,都会在元宵灯会的夜晚,相遇相知,并且相爱的,春节是以家庭为单位,元宵节就完全不同了,过去一定有社火,说白了就是北京人走出家门儿,和街坊邻居共同过节
过去没嫁人的北京大妞儿,平日里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到了正月十五这天,胡同街道里都要张灯结彩举办灯会,在熙熙攘攘人群的掩映之下,成了北京姑娘难得的出游机会,这时候,自然就容易邂逅心上人,除此之外,白天也有不少活动
老北京人都讲究,应时应令,吃元宵是这天的头等大事儿,即便日子过得不富裕,家家儿也都不能免这个俗,必须得吃上一顿元宵,元宵的原名其实叫做‘浮元子’ 是宋朝那会儿的产物,一直到明朝,人们才把‘浮元子’改叫成了今儿个的元宵
元宵节前后,北京地道小吃店,锦芳小吃就已经开始忙活上了,用的是电动的大笸箩带动元宵馅儿,没一会儿元宵就摇好了,北京的元宵向来都是摇出来的,而南方的汤圆儿是包出来的,北京的‘摇一摇’背后有不少讲究
这还得从馅儿开始说起,这一个个小方块儿就是元宵馅儿,之所以是方的主要是因为做的时候方便,最早锦芳小吃也试过圆馅儿,但滚元宵的时候不好弄,老字号的元宵馅儿向来是以料多著称,但是对于老北京人家来说,种类虽少,却多了家的味道
过去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的家庭,老北京人都会亲自动手摇元宵,北京孩子则是帮着做馅儿料的半成品,说白了就是剥花生,瓜子儿仁儿,不过对北京人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有这元宵的颜色,白色的谁都见过,可黄色的您见过吗?那是黏米做的,包的是五仁儿的
白色的北京人更愿意吃豆沙馅儿,而在锦芳小吃,在元宵馅儿料开摇之前,还有一个特殊的环节,讲究必须要蘸水,因为有了水以后,它会有一定的湿度,这才能裹上面,用行话说要四进四出,经过四水,前两遍是一个让它找圆的作用
它会加面加得少一些,后两遍是让它提个儿,从馅儿料开始,到完整的元宵,分别蘸四次水,摇四回,元宵逐渐长个儿,而每一次的时间,力道都有门道,这才能保证您吃到的元宵个头儿都一样大,鉴定元宵好不好,煮出来才能见分晓
开锅之后,这元宵小火儿煮,煮熟了会长个儿,不能裂口儿,这是基本要求,而煮出来的元宵软糯好吃,关键还得在这皮儿上,看上去,元宵是干面,是一层一层滚出来的,其实很有讲究,锦芳小吃一直坚持用石碾子磨面,磨出来的一个是好吃,另外磨完了面以后要经过一定的醒发时间
锦芳小吃卖的元宵,最受欢迎的就是传统老口味儿,桂花儿馅儿的,吃起来口感好,味儿还特别正,远比其他稀奇古怪的馅儿棒,每年锦芳小吃门前都会排起长队,据说要摇10炖左右的元宵,即便这样,在北京城都供不应求
可见他家在北京城的影响力有多强了,毕竟传统老口味儿,北京人都好这口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